期刊动态
期刊搜索
关键词
主办单位
学术集刊介绍:《中国儒学》
时间 : 2013-05-23 09:37 来源 : 作者 :   点击 :
学术集刊《中国儒学》简介
 
《中国儒学》由中华孔子学会主办,立足于学会,面向海内外,广泛联合儒学研究者,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儒学传统展开全方位的研究和探讨,不断激活其内在的精神和独特的价值,俾之在人类精神生活和文明的重建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该集刊由王中江、李存山主编,第一、二辑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从第三辑起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每年刊出一辑。截止2013年,已经总共出版七辑。
 
学术委员会
主任:汤一介
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列)
土田健次郎任继愈汤一介安乐哲成中英刘述先
羊涤生萧萐父余英时杜维明余敦康狄百瑞
沟口雄三李东俊张立文庞朴罗多弼周桂钿
荒木见悟郭齐家顾彬钱逊崔大华黄俊杰
蒙培元葛荣晋
 
编辑委员会
主编:王中江李存山
副主编:干春松彭国翔谢庆
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列)
万俊人干春松马渊昌也小岛毅王中江刘笑敢
吴光李存山李明辉李景林李翔海陈少明
杨国荣张学智杜瑞乐郑宗义林月惠费瑞实
姜广辉郭齐勇黄勇景海峰彭国翔黎红雷
 
《中国儒学》第一辑
内容简介
该书是中华孔子学会学刊,收录了众多儒学研究名家的文章,对儒学作出了原创性的思考,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研究性著作。
第一辑包括六个部分,分别是:儒学总论,先秦儒学,宋明儒学的诠释,宋明儒学的考证,近现代儒学,儒学与当代。书中对儒学的产生、发展和兴盛,及其对社会思想的影响做出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并对近现代儒学和当代儒学开展了新颖的探讨,认为只要我们能够正确看地儒学,它就能够给予人类未来命运以有力的回应和贡献。
目录
儒学总论
 汤一介:中国现代哲学的三个“接着讲”
 杜维明:作为“体证之爱”的仁道:全球伦理视野中“孝”的探索
 安乐哲:以“象”为意义:儒家知识论引论
 李明辉:再论儒家思想中的“内在超越性”问题
 安靖如:挑战和谐:对儒家“和”观念的辩护与诠释
 郑宗义:论儒学与女性主义的对话
先秦儒学
 蒙培元:重新解读孔子的天人之学
 梁涛:子思《缁衣》、《表记》、《坊记》思想试探
 陈赞:上下通达:“中庸”或中国思想的内在视域
宋明儒学(一):诠释
 李存山:范仲淹与宋学精神
 黄勇:意志软弱(Akrasia)何以不可能:程颐论知行
 张学智:方孝孺的儒学思想
 荒木见悟:毛稚黄的格去物欲说
宋明儒学(二):考证
 陈来:朱子语录类要
 彭国翔:周海门先生年谱稿
 蔡世昌:罗近溪先生年谱稿
近现代儒学
 王中江:儒家道德理想主义视野下的救世论、文明观和信仰
 干春松:孔子:是保守还是进取——张岱年和后“批林批孔”时期的儒学观重建
儒学与当代
 葛荣晋:儒家诚信之道与企业信用管理
 
《中国儒学》第二辑
 
内容简介
该书是中华孔子学会学刊,收录了众多儒学研究名家的文章,对儒学作出了原创性的思考,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研究性著作。第二辑收入的论文涉及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儒学微观、儒学广论、日本明治儒学、古代观念及其言说方式。
目录
儒学微观
李翔海:《论语》“三十而立”商诠
梁涛:从简帛《五行》“经”到帛书《五行》“说”
蒙培元:从独立人格到大人境界——孟子的人格修养论
金安平:士贵或是王贵: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
余治平:董仲舒政治哲学之新议
陈来:朱子《论语集注》的儒学思想
曾春海:阳明的圣贤之路
张学智:明代《尚书》学中的拥蔡与反蔡
儒学广论
柯雄文:礼的伦理向度与宗教向度
韩星:儒家的批判精神与王权政治
单纯:论儒家的生命伦理与天命信仰的关系
向世陵:儒家传统承继与孔庙修复的关系考量
王锟:“现代性”(modernity)及其儒家路径的反思
日本明治儒学
宫城公子:日本的近代化和儒教的主体
希福来:西村茂树——关于现代化的儒教方面的见解
松本三之介:中江兆民的传统与近代——其思想构筑与儒学的作用
刘岳兵:中村敬宇的儒学思想
古代观念及其言说方式
郭静云:“神明”考
方旭东:汉语思想是如何失去我们的?——试以“精神”一词的谱系学考察为例说明
王中江:早期儒家的“慎独”新论
邓曦泽:苦心孤诣求自证:——从熊十力的言说方式看“中国哲学”的言说困境
 
《中国儒学》第三辑
 
内容简介
《中国儒学》由中华孔子学会主办,立足于学会,面向海内外,广泛联合儒学研究者,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儒学传统展开全方位的研究和探讨,不断激活其内在的精神和独特的价值,俾之在人类精神生活和文明的重建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本辑刊从第三辑起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每年刊出一辑。 
《中国儒学》是中华孔子学会主办的学术辑刊,该刊宗旨是:立足于学会,面向海内外,广泛联合儒学研究者,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儒学传统展开全方位的研究和探讨。本辑刊从第三辑起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每年一辑。本辑设“儒家传统中的修身之道与人格塑造”、“儒学教论”、“东亚儒学”、“儒家管理与智慧”、“现代新儒家”诸栏,由学有专长的海内外学者撰集而成。 
目录
儒家传统中的修身之道与人格塑造
安乐哲(Roger T.Ames):行于五常:人之为人(Human Beings),抑或人之成人(Human Becomings)?
周桂钿:论养心
李存山:儒家的“乐”与“忧”
蔡德贵:儒家的修身理念与人格塑造
景海峰:“体知”的意义——从诠释学的观点看
陈赟:作为政治行动的修身——对《论语·为政》第1—4章的思考
吴根友:“我者,大公至理之所凝也”——明清之际的新人格理想
张涅:《论语》的文本形式与修养之道

儒学散论
李翔海:论孔子的文化品格及其当代意义
杨庆中:论孔子诠《易》的向度
欧阳祯人:孔子的宗教思想研究——从《鲁邦大旱》说起
王中江:孟子的“天赋权利”思想——以“天爵”、“良贵”和“民意”为视点
张学智:丘溶《大学衍义补》中的礼乐教化
任文利:《式古堂书画汇考》王阳明佚书四札附考论
李景林:伦理原则与心性本体——儒家“仁内义外”与“仁义内在”说的内在一致性
单纯:论儒家的生命伦理与天命信仰的关系
庄兵:西汉孝经学综述
俞荣根徐燕斌:礼在中国古代政治中的合法性价值
李继兴:“推己及人”——依理施仁?

东亚儒学
黄俊杰:丁茶山对《论语》“克己复礼”章的诠释及其思想史的定位
李明辉:郑霞谷对四端七情的诠释
陶德民:近世近代的日本儒学及其特征——以大阪怀德堂和泊园为例

儒家管理智慧
葛荣晋:孔子的君子人格与现代儒商的塑造
黎红雷:儒家管理哲学的基本精神
雷原:论中庸管理学

现代新儒家
宋志明:论现代新儒学思潮的起因与前景
白欲晓:历史目的论、现代性与文化选择——牟宗三“良知坎陷”说的文化省察
唐文明:五伦观念的再检讨——再读贺麟《五伦观念的新检讨》
 
《中国儒学》第四辑
 
内容简介
《中国儒学》由中华孔子学会主办,立足于学会,面向海内外,广泛联合儒学研究者,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儒学传统展开全方位的研究和探讨,不断激活其内在的精神和独特的价值,俾之在人类精神生活和文明的重建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本辑刊从第三辑起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每年刊出一辑。
目录
不同视域下的文明对话
汤一介:寻求文化中的“普遍价值
黄玉顺:中国正义论纲要
儒学基本问题
李明辉:“内圣外王”问题重探
周桂钿:“内圣外王”疏
中日儒学的互动
黄俊杰:中日文化交流史中“自我”与“他者”的互动
——类型及其涵义
陈昭瑛:“有一段深情在”:中江藤树《论语乡党启蒙翼传》中的孔子
简帛文本中的儒学
王中江: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与秦国儒家性政治伦理
欧阳祯人:从先秦兵书的源流看《曹沫之阵》的来龙去脉
先秦儒学
彭国翔:作为身心修炼的礼仪实践
——以《论语。乡党》篇为例的考察
方岚生:“怨天”:《孟子》中恶的难题
罗哲海:荀子的社会观:因正义而和谐
宋明清儒学
狄百瑞:朱熹新儒学的精神性
田浩:社会、经济领域中选择性的儒家价值观和社群关系网
林月惠:阳明后学的“克己复礼”解及其功夫论之意涵
李伟波:明清之际儒者的人格理想及其经世向度
——以颜元为例
艾文贺:来自历史的教导:章学诚与历史的伦理方面
近现代儒学
高柳信夫:“儒学复兴”的起点?
——梁启超和梁漱溟的儒学主张
干春松:梁启超论儒家哲学
 
《中国儒学》第五辑
 
内容推荐
《中国儒学》由中华孔子学会主办,立足于学会,面向海内外,广泛联合儒学研究者,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儒学传统展开全方位的研究和探讨,不断激活其内在的精神和独特的价值,俾之在人类精神生活和文明的重建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本辑刊从第三辑起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每年刊出一辑。
目录
专论
汤一介:儒学与外来文化的传人
徐复观与现代新儒家
徐武军:我的父亲徐复观先生
——一位成长于忧患之中的中国人
翟志成:徐复观先生史学思想的传统与现代
冯耀明:形上与形下之间:徐复观与新儒家
李淑珍:徐复观与《民主评论》的民主想象
——儒家/民主的多重诠释
丁为祥:儒家“内在而又超越”性格的历史形成
——徐复观“中国思想史研究”追踪
东方朔:性之规定及其延伸的问题
——徐复观先生对荀子性论思想之诠释
李清良:论徐复观对熊十力思想的继承与推进
董仲舒与儒学的转折
陈静:宇宙的统一性与道德的超越性
——略论董仲舒思想的历史意义                                  
余治平:“十如更始”与“三统”、“四法
——董仲舒历史哲学的内在根据
武才娃:董仲舒伦理政治的构架及作用
徐克谦:董仲舒与中国经学传统
李树尔:董仲舒神学思想之解析
钟浙:追寻汉儒雄风,弘扬宗师德业
——中华孔子学会与河北衡水隆重纪念董仲舒诞辰2200周年
儒学与经典诠释
刘宁:“敬”的诗世界
——李退溪与朱熹诗风的差异及其成因
庄兵:《孝经·闺门章》考
——兼论前汉中后期《孝经》解释学的思想倾向
堀池信夫:《诗谱》的宇宙构建
近代中国思想
辜鸿铭:普遍秩序或人生之道
龚鹏程:辜鸿铭的中国精神论
现代儒学研究
毕游塞、杜瑞乐:儒学的当代复兴:安身立命或儒学的宗教维度
《中国儒学》第六辑
 
《中国儒学》第六辑
目录
 
宋明儒学专题
 吴展良:朱子理气论新诠
 张学智:王夫之心性观新论
 任文利:解读正德庚辰王阳明之梦 ——兼论开悟“致良知”宗旨的政治苦境
 陈永革:慎独立极之学:论刘宗周“独体论”建构及其思想特质
 刘又铭:明清儒家自然气本论的哲学典范
儒家与中国教育传统
 郭齐家: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精华与当今素质教育
 蒙培元:谈谈孔子的教育理念
 游唤民:论孟子的人性教育与人性和人格的完善
 李存山:范仲淹与胡瑗的教育思想
 黄玉顺:论“大学精神”与“大学之道” 
 周炽成:孔子人性平等与有教无类的现代价值
 徐仪明:论早期儒家情感心理及其教化作用
 郑开:《论语》札记:关于“教”的若干分析
 邓洪波:中国书院教育及其性质与办学层次
 常会营:《论语集解》与《论语集注》为学之比较
儒学散论
 孙险峰:北魏的郊祀与量占·讖纬信仰
 鹊荣晋:“孔颜乐处”及其现代诠释——中国的儒生精神
 单纯:论孔子对“礼”的政制规范性解释
 
《中国儒学》第七辑
 
内容推荐
  《中国儒学(第7辑)》由中华孔子学会主办,立足于学会,面向海内外,广泛联合儒学研究者,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儒学传统展开全方位的研究和探讨,不断激活其内在的精神和独特的价值,俾之在人类精神生活和文明的重建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王中江、李存山主编的《中国儒学(第7辑)》从第三辑起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每年刊出一辑。
目录
先秦儒学研究 
林义正:孔子对《诗》的诠释方法
池田知久:孔子的宗教批判 
谷中信一:孟子人性观的现代意义——阐扬“人的尊严”的思想家 
出土文献的思想史研究 
杜维明、王中江、王博等:“出土文献与古代思想记忆的新方位论坛”纪要 
朱子学研究 
吴甿:目的论与朱子“体用也定”“理先气后”义之衡定——一个反思判断的诠释 
谢晓东:政治哲学视域下的朱熹新民思想 
匡钊:朱子礼学研究的精神性意义 
王堃、黄玉顺:比兴:诗学与儒学之本源观念——朱熹《诗集传》再检讨 
张新国:论朱熹传统主义的经典诠释方法 
朱人求:朱熹书院教化与道学社会化适应 
李存山:朱子《学校贡举私议》述评 
方旭东:朱子科举经济学初探 
李伟波:颜元与朱子的对话——从《四书》解释出发 
王志楣:朱、庄之理的比较分析 
朱平安:北孔南朱铸道统道理相继续文命——朱熹与中国文化 
观念史:“天下”概念 
小野泰教:安部健夫《中国人的天下观念》的意义及课题——在日本学者视野中的中国天下概念 
赵旭东:天下:作为一种中国人的宇宙观 
沃格林:世界一帝国与人类一体 
儒学散论 
陈更宇:秦律“不孝罪”对家庭关系的调整 
任蜜林:纬书的天人关系说 
周桂钿:如何评价唐太宗——以儒家政治哲学视角 
小岛康敬:“天道”与“人道”的交响——展望二宫尊德的天人观、新实学 
安靖如:牟宗三论自我坎陷:诠释与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