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动态
期刊搜索
关键词
主办单位
《现代中国》目录(1-13辑)
时间 : 2010-10-29 00:11 来源 : 作者 :   点击 :
《现代中国》目录(1-3辑)

 

(本刊由北京大学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持,陈平原主编,1-5辑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第6辑起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现代中国》的编刊宗旨乃在专业的学术刊物之外,兼具强烈的现实及文化关怀,以"20世纪中国"为讨论对象,保持一种延续着传统而又关注着当下的目光。本辑设"对话"、"论文"两大栏目,所收各文学理精到、逻辑明晰、表述晓畅。

第13辑章节目录

对     话

*陈平原等:文学史的书写与教学宇文所安 
*王风等:《北京苦住庵记》谈话会木山英雄 
*解志熙、佐藤普美子、李世文、冯荣光、刘超:《废名集》笔谈选录

论     文

*欧阳哲生:康有为孔教思想新探
*锺少华:近代汉语"文学"概念之形成与发展
*张西平:中国近代文学中的基督教小说探源 --清代来华传教士马若色的《儒交信》研究

*李婉薇:两部传道的粤语小说 ──《俗话倾谈》和《天路历程》
*王鸿莉:清末国民捐运动考
*黄湘金:民初小报中的"女学生黑幕" --以《劝业场》为考察对象

*孙玉石:我思想,故我是蝴蝶 --《中国新诗总系•30年代卷》导言(下)

*胡军:中国现代哲学建构的理路(下)
*赵嘉:柏格森思想在中国语境中之际遇(上)
*陈圣燕:历史选择与图像诠释 --《在保卫世界和平大会上听到南京解放的消息》之解读

*朱青生 吴宁:国画与写生 --齐白石、吴作人两份手稿的对比研究

订   误

*杨联芬:高德曼与纪尔曼 --两位影响五四新道德的美国女性主义者

 
过刊目录(1-12辑):
 
 
 
第一辑(200110月)
论文
论五四作家的文化背景与知识结构………………………………严家炎
被解释的传统
    ——五四话语在现代中国……………………………………欧阳哲生
从白话文运动到《白话文学史》
    ——胡适与民间文学…………………………………………陈泳超
当代评论与文学史研究的张力
    ——重读朱自清的《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温儒敏
“现代”·“当代”与“五四”
    ——新文学史写作范式的变迁………………………………贺桂梅
 
新诗:现代与传统的对话
    ——兼释20世纪30代的“晚唐诗热”……………………孙玉石
魂兮归来——历史迷魅与小说记忆………………………………王德威
左翼文学与“现代派”……………………………………………洪子诚
“东方理想国”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生成
    ——废名小说《桥》的诗学分析……………………………吴晓东
 
晚清女学中的满汉矛盾
    ——惠兴自杀事件解读…………………………………………夏晓虹
光绪二十四年的古文…………………………………………………平田昌司
晚清拼音化运动与白话文运动催发的国语思潮……………………王  风
张岱年分析唯物论知识论管窥………………………………………胡  军
传统书院的现代转型
——以无锡国专为中心…………………………………………陈平原
 
书评
《现代儒学论》(余英时)……………………………………………杨丹荷
《义序的宗族研究》(林耀华)………………………………………赵旭东
《天安门: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史景迁)………………………赵  璕
《触摸历史:五四人物与现代中国》(陈平原夏晓虹)……………魏 泉
《新中国美术图史》(王明贤、严善谆)……………………………朱青生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生史(1917-1930)》(高利克)…………程 凯
《想像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王德威)……………王鹤丹
《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孙玉石)………………………………齐湘辉
 
北京大学“现代中国研究”博士论文提要(1987年—1995年)
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温儒敏)/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与文学传统(方锡德)/中日启蒙思想之比较研究(王中江)/现实主义文学在当代的发展(马相武)/作家的白日梦(张玞)/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思想(程漫红)/中国近代人道主义思想研究(陈少峰)/近代中国哲学史学初探(赵向东)/作家的心态与艺术形式(韩毓海)/意义的诱惑(程文超)/现实主义的现代转型(李杨)/从抒情到叙事(黄亦兵)/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吴晓东)/“赛先生”与五四新文学(刘为民)/叙事结构模式下中国当代文学两个时期之比较(王利芬)/张东荪知识论研究(张耀南)/中国当代文学的精神历程(孟繁华)/重返自身的文字(尹昌龙)/冯友兰新理学研究(陈鹏)
 
编后
 
 
                   第二辑(20023月)
论文
温故可以知新:清季民初的“历史眼光”……………………………罗志田
学问该如何表述
    ——以《章太炎的白话文》为中心………………………………陈平原
罗素哲学在中国的热情宣传者:张申府………………………………胡 
独自远行——鲁迅接受史的一种描述(1936-1949)…………………钱理群
审美的命运:从救赎到物化
    ——关于中国八十年代“美学热”的再思考………………………周小仪
 
狂男痴女
    ——阅读陈衡哲、鲁迅和《新青年》的方式………………贺麦晓 Michel Hockx
“孔教问题”与“文学革命”
    ——论《新青年》杂志的两大讨论………………………………李宪瑜
《现代》诗歌的历史定位与艺术探索…………………………………孙玉石
 
五四文学革命的另一面
    ——以林纾为中心……………………………………………………洪 
作为“话语实践”的“文学”
——一个需要不断反思的起点……………………………………罗 
鲁迅小说的典范意义……………………………………………………高远东
“封锁”下的都市女性
    ——沦陷时期上海女作家论…………………………………………毛佩洁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成规审视下的“新英雄”……………………姚 
 
书评
《眼光向下的革命——中国现代民俗学思想史论(1918-1937)(赵世瑜)…陈泳超
《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陈平原)…叶 
《“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陈建华)……………尤小立
1948:天地玄黄》(钱理群)…………………………………………段美乔
《晚清社会与文化》(夏晓虹)………………………………………杨 
《当代文学概说》(洪子诚)…………………………………………萨支山
《“灰阑”中的叙述》(黄子平)……………………………………袁筱芬
《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戴锦华)……………吴晓黎
 
北京大学“现代中国研究”博士论文提要(1996年1998年)
论抗战时期的通俗小说(孔庆东)/论四十年代小说艺术的多样化探索(范智红)/新诗格律理论研究(龙清涛)/论中国现代心理分析小说(李惠彬)/20世纪前半期中国知识分子小说与讽刺精神(金泰万)/胡适文学思想研究(旷新年)/文学过滤与文化对话——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接受与转化(陈顺馨)/八九十年代中国文学、艺术的先锋实验——文学、绘画与建筑的类同研究(尹国均)/出世、“入世”与契理契机——太虚法师的“人间佛教”思想研究(周学农)/体用简别与佛旨真诠——欧阳竟无佛学思想探微(程恭让)/审美现代性批判——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德审美思想的现代性关联(张辉)/金庸小说研究——“文化研究”一“个案”(宋伟杰)/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的“语言”问题(孙民乐)/论二十世纪中国新诗中的现代主义(陈旭光)/梁任公的古文献思想研究初稿——以目录学、辨伪学、清代学术史及诸子学为中心的考察(吴铭能)/从红楼到青楼——近代前期狭邪小说与《红楼梦》之关系研究(杜志军)/中国新时期文学中道德问题的演变兼论张贤亮的小说创作(马基迪·穆斯塔法·阿明)/中国美学的近代转折(李尚祐)/晚清词论之思想与方法研究(皮述平)/王国维文艺美学思想研究——中西文艺美学的交汇(李铎)/中国当代文学中的都市与乡村(高秀芹)/四十—五十年代文学“转折”(刘圣宇)/刘师培对晚清史学演进的贡献及影响(都重万)
 
编后
 
 
        第三辑(2003年5月)
中学国文教材不宜采用小说……………………………………………梁启超
梁启超文稿跋………………………………………………………………史树青
 
论文
晚清女报的性别观照
——《女子世界》研究…………………………………………夏晓虹
学术讲演与白话文学
——1922年的“风景”…………………………………………陈平原
从中学国文教科书看近世文学观念的转变……………………………徐雁平
20世纪90年代的“女性文学”与女作家出版物……………………贺桂梅
 
胡适与中美文化交流…………………………………………………欧阳哲生
罗素《哲学问题》(1912年)及其在华演讲《哲学问题》(1921年)之异同考…………………………………………………………………………胡 军
启蒙时代的隐性侧面——以陈独秀学术思想为中心………………尤小立
 
从发表到成集:早期新诗“传播空间”研究………………………姜 涛
穆旦诗歌中的价值语言分析……………………………………………李荣明
20世纪40年代中国新诗的历史回顾与思考………………………孙玉石
20世纪80年代前期的诗歌……………………………………………洪子诚
 
评论
左翼文学与现代中国………………………………………………赵 园
现代中国的王夫之
——被追认的大儒…………………………………………………张 辉
 
书评
《中国近代思想和学术的系谱》(王汎森)………………………季剑青
《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1》(李孝悌)………凌云岚
《梁启超·明治日本·西方》(狭间直树编)……………………李彦东
《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罗志田)………………田嵩燕
《乡村戏曲表演与中国现代民众》(董晓萍等)……………………陈永钊
《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二编》(陈平原编)………………………张丽华
《仓石武四郎中国留学记》(荣新江等辑注)………………………淮 茗
《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李欧梵)……陈丹丹
《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50篇文革小说》(许子东)………杨 早
《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曹文轩)……………………………邵燕
 
编后
 
 
第四辑(2004年12月)
论文
康有为的圣人情结及其以孔教为国教说……………………………耿云志
鲁迅与创造社、太阳社的论战……………………………………………钱理群
陈铨的民族文学观及其构建现代中国“狂飙运动”的尝试……………叶 隽
论王蒙的寓言小说………………………………………………………严家炎
 
试论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结构及其终结………………………………尾崎文昭
小说史学的形成与新变…………………………………………………陈平原
世界文学史写作与世界文学观…………………………………………刘洪涛
 
从“自由书”到“随感录”
——晚清报刊评论与五四议论性文学散文………………………王 
论文学传统在新文学变革中的地位和作用……………………………方锡德
托尔斯泰在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及其“从新估价运动”…………………李 今
 
评论
新文学一百年……………………………………………………………谢 冕
“所谓无词的言语”……………………………………………………韩毓海
金庸与国民文学…………………………………………………………孔庆东
日本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之精神与方法片议
——序靳丛林《东瀛文撷——20世纪中国文学论》)…………孙玉石
 
书评
《鲁迅〈故乡〉阅读史:近代中国的文学空间》(藤井省三)………邵迎建
《鲁迅与日本人》(伊藤虎丸)………………………………………袁筱芬
《中国文化的守夜人——鲁迅》(王富仁)…………………………汪卫东
《一个中国人的文学观——周作人的文艺思想》(卜立德)………葛 飞
《从传统中求变:晚清思想史研究》(汪荣祖)……………………陈友良
《图像晚清:点石斋画报》(陈平原、夏晓虹)……………………秦燕春
《知识分子与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评介(张朋园)……………………谢 慧
《跨语际实践》(刘禾)……………………………………………冷 霜
《文学史的权力》(戴燕)…………………………………………杜新艳
《中国大学十讲》(陈平原)……………………………………蔡 可
《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洪子诚)…………贺桂梅
《现实主义的限制——革命时代的中国小说》(安敏成)…………姜  涛
《分析哲学在中国》(胡军)………………………………………颜玉科
《口传史诗诗学:冉皮勒〈江格尔〉程式句法的研究》(朝戈金)
……………………………………………………………………乌日古木勒
 
编后
 
 
第五辑(200412月)
论文
晚清北京南城的“堂子”………………………………………幺书仪
旧戏台的文明戏
——田际云与北京“妇女匡学会”…………………………夏晓虹
香山健锐营与京城八大胡同
——穆儒丐笔下民国初年北京旗人的悲情…………………张菊玲
世变中的音乐教育与音乐家
——由北京李抱忱到广东黄友棣……………………………沈 
既“远”且“近”的目光:林语堂、德龄公主、谢阁兰的北京叙事…宋伟杰
龙须沟:城市景观与历史记忆………………………………………柏右铭
“国都”与“全球都市”:双重想象的混杂……………………张颐武
台湾人在北京:1949前在京台湾作家简论…………………………奚 
林海音与凌叔华的北京故事…………………………………………梅家玲
北京梦华录:北京人到台湾………………………………………王德威
 
评论
北京大学“校”与“刊”的结合及其“公共空间”的开拓…………陈方竞
蔡元培与老北大的艺术教育……………………………………………陈平原
严谨的开拓者及其固执
——《论鲁迅的复调小说》读后感言兼及对“五四”的反思……解志熙
现代中国“文学场”的形塑
——贺麦晓《文体问题》阅读感言………………………………张松建
 
书评
《文学中的城市》(Richard Lehan)…………………………………季剑青
《世纪末的维也纳》(卡尔·休斯克)………………………………崔问津
《世纪末的维也纳》(卡尔·休斯克)……………………………张丽华
《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本雅明)……………………熊 
《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本雅明)………………………王 
《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本雅明)………………………彭春凌
《增订 长安之春》(石田干之助)……………………………………吉田薰
《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谢和耐)………………………王振峰
《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谢和耐)………………………张 
《刘伯温与哪吒城》(陈学霖)……………………………………张 
《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施坚雅)………………………………何宏玲
《北京:城与人》(赵园)……………………………………………汤 
《北京:城与人》(赵园)……………………………………………丁 
《上海摩登》(李欧梵)……………………………………………王 
 
编后
 
 
第六辑(2005年12月)
论文
燕园的三个学生刊物……………………………………………………钱理群
“杂志”里的40年代
——《文艺春秋》和《文艺复兴》研究…………………………程光炜
“沙龙”、“大会”与“单位”
——“新文学运动方式的转变”之一……………………………钱文亮
 
战乱年代的另类书写
——试论废名的《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吴晓东
赵树理文学的现代性问题………………………………………………贺桂梅
论延安的新秧歌…………………………………………………………赵锦丽
歌剧《白毛女》在延安的诞生……………………………………刘震、孟远
 
游园惊梦,古典爱情
——现代中国文学的两度“还魂”………………………………王德威
香港与40-50年代的文化转折…………………………………………陈顺馨
韩国的解放空间(1945-1950)与文学……………………………白元淡
50年代的通俗文艺
——以赵树理《三里湾》的出版为中心…………………………樫尾季美
 
对话
答客问
——关于历史分期、“两个口号”等……………………………王瑶
“中国三十年代文学研究会”与日中文化交流……………………丸山昇等
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
——木山英雄著作出版座谈会…………………………………木山英雄等
在东京独逸语专修学校就读时的鲁迅………………………………北冈正子
大师的意义以及弟子的位置
——解读作为神话的“清华国学院”…………………………陈平原
 
编后
 
 
第七辑(2006年6月)
论文
梁启超曲论与剧作探微…………………………………………………夏晓虹
《浮生六记》与“五四”文化人的三种解读
——一种民间传统在现代家庭观念中的延续与变异……………李长莉
海上新传奇
——从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看19世纪末叶上海城“现代性”面貌的成熟与转型………………………………………………………………呂文翠
新闻生产中的小说传统
——以早期《申报》文人对《聊斋志异》的接受与转化为例……李彦东
 
民初知识分子的身份转型与集团重组…………………………………杨 早
革命文学叙述中被遮蔽的一页
—1927年武汉政权下的“革命文化”、“无产阶级文化”言论…程 凯
1931年的寂寞与忍耐
——透过里尔克看冯至的自我探索……………………………张 辉
                                                                                                        
为中国现代哲学中的形而上学辩护
——兼论金岳霖《论道》的现代意义…………………………胡 军
胡适理解的哲学………………………………………………………欧阳哲生
 
演讲
“演说现场”的复原与阐释
——“现代学者演说现场”丛书总序…………………………陈平原
行政官与演说家
——《蔡元培演讲集》导言……………………………………叶 隽
以“史”救弊:大师的自励与启蒙
——《章太炎演讲集》导言…………………………………秦燕春
从“承启之志”到“守待之心”
——《梁启超演讲集》导言…………………………………魏 泉
生活教育之路
——《陶行知演讲集》导言…………………………………何宏玲
回荡在校园的声音
——《朱自清讲演集》导言…………………………………凌云岚
千古文章未尽才
——《闻一多演讲集》导言…………………………………颜  浩
 
 
书评
苏雪林的文学成就
——范震威著《世纪才女——苏雪林传》序…………………严家炎
重建学术史的“意境”
­    ——评陈平原《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陈晓明
重绘中国近代小说史的地图
——评韩南《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张  治
晚清小说研究的现代视角
——评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李 静
描述灰色的地带
——读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龚是非
中国近代文学学科史的最新清理
——评《二十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学术史》……………栾伟平
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
——评介《新文化的传统——五四人物与思想研究》一书…刘召兴
周氏兄弟与现代中国
——《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崔问津
诗学视野与在地关怀下的文学史研究
­——评陈国球《文学史书写与文化政治》………………………彭春凌
朦胧诗的谱系与文学史写作
——评《中国朦胧诗派研究》………………………………袁一丹
作为世纪新发现的俗文学
——评陈平原编《现代学术史上的俗文学》…………………王晓白
发现“风景的发现”
——评户晓辉《现代性与民间文学》…………………………袁 博
传统戏曲当代表现的整体评价
——评王安祈《当代戏曲》…………………………………丘慧莹
拓荒与整合
——评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苏 涛
 
编后
 
 
第八辑(2007年1月)
论文
重溯中国精神分析学的历史轨迹……………………………………张京媛
作为一门学科的中国思想史研究……………………………………欧阳哲生
重建“中国现代文学”
——在学科建制与民间视野之间………………………………陈平原
 
从“尚友录”到“名人传略”
——晚清世界人名辞典研究……………………………………夏晓虹
“受动”与“能动”
——王国维学术变迁的知识谱系、文体和语体问题……………王风
“国族”还是“文化”:清季遗老群体的“晚明想像” …………秦燕春
《世界繁华报》语境中的《官场现形记》写作………………………何宏玲
 
现代中国的青春想象…………………………………………………宋明炜
湘省革命:地方历史与个人记忆……………………………………凌云岚
 
演讲
“城市文化研究”视野中的北京……………………………………… 
关于《正红旗下》…………………………………………………… 
 
书评
晚清报刊与妇女史研究
——读夏晓虹《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闵  杰
近代学术转型研究中的结构性原创之作
——评左玉河先生的《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王法周
作为问题的“现代”与“中国”
——读汪晖的《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刘 岩
现代性的橱窗
——评[法]白吉尔的《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杜 英
地图与坐标:“近代”体验如何空间观察?
——评《魔都上海——日本知识人的“近代”体验》…………彭春凌
北京文化研究的新气象
——《北京: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读后………………………窦 坤
小说史理念的内在视景
——评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吴晓东
“非诗意”的诗史及其书写
——评《中国当代新诗史》(修订版)………………………张桃洲
在历史“原生态”与学科焦虑之间
——评《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现代轨辙》……………………张丽华
深入文学变革的腹地
——评《文学语言与文章体式:从晚清到“五四”》…………陆 胤
难以逾越的地平线
——评《浮出历史地表》………………………………………袁一丹
探询文学研究的新视域
——评贺桂梅《人文学的想象力》……………………………张慧瑜
民族国家视野与现代文学研究范式的重构
——读倪伟《“民族”想象与国家统制》……………………张春田
         
编后
 
 
第九辑(2007年7月)
论文
历史,记忆,与大学之道
——四则薪传者的故事…………………………………………王德威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与中国小说史学的发生……………………鲍国华
 
中国电影批评的先驱
——周瘦鹃《影戏话》读解……………………………………陈建华
我们如何理解这个世界
——《恨海》与晚清中国人的认同危机…………………………李 杨
星轺笔录中的人格与文章
——晚清外交使臣对西方文明的反应…………………………张 治
 
“阳台”:张爱玲小说中的空间意义生产…………………………吴晓东
小说《惆怅》为冰心佚文的再考证……………………………………方锡德
1930年代北平文艺青年的公寓写作…………………………………季剑青
白璧德“人文主义”思想在中国
——《学衡》杂志徐震堮译文研究究…………………………张 源
 
身体的荒诞诡计
——论当代小说中的“文革记忆”……………………………陈晓明
“香港意识”的生产和传播
──以香港《新生晚报》副刊短篇小说为例…………………樊善标
台湾现代诗的美学问题…………………………………………………龚鹏程
 
演说与对话
人文学的困境、魅力及出路…………………………………………陈平原
海外中国学的视野
——以普实克、夏志清为中心…王德威、刘东、吴晓东、陈平原等
 
编后
 
 
第十辑(20081月)
论文
木下犀潭学系和“中国文学史”的形成………………………平田昌司
抒情精神”与中国文学传统
——普实克论中国文学…………………………………………陈国球
 
五四社交公开运动中的性别矛盾与恋爱思潮………………………杨联芬
丁文江与中央研究院………………………………………………欧阳哲生
李石曾的文化浪漫主义及其留法经历………………………………叶 隽
 
新闻生产与类小说的文体意义………………………………………凌硕为
宇宙意识与故国想象
——沈宝基、罗大冈对中国古典诗学的协商…………………张松建
想像“文化中国”的方法
——“寻根”思潮的知识谱系与意识形态……………………贺桂梅
 
演讲与评论
鲁迅的文化研究………………………………………………………黄子平
现代解诗学思想的思考理路与赘语
——《中国现代诗导读1938-1949》卷后记…………………孙玉石
大学精神的另一种探寻
——《大学何为》述论…………………………………………于述胜
 
资料与考释
阅读林纾训子书札记……………………………………………………夏晓虹
林纾示琮儿书………………………………………………林钢、林大文提供 夏晓虹释文
 
书评
拓展地方的视野
──读《地域文化与国家认同:晚清以来“广东文化”观的形成》………………………………………………………………………李婉薇
在考订与议论之间
——评《三(两)江师范学堂:南京大学的前身,1903-1911》……………………………………………………………………张小丽
通向“观念史”的新途径
——读《近代中国的百科辞书》……………………………张丽华
新史视域与文史传统
——评《激变时代的文化与政治:从新文化运动到北伐》………彭春凌
历史化的双重视域
——读《危机时刻的文化想象——文学·文学史·文学教育》…朱 羽
新诗研究空间的再拓展<, /SPAN>
——评《“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李 佳
政治文化与文学研究空间的开拓
——读《政治文化与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李松睿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评《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孙春芳
文学史家的教育情怀
——《教育:知识生产与文学传播》读后………………………吴 微
华文异彩,踵死而生
——评王德威《当代小说二十家》………………………………谢 俊
当文学史写作成为“话语事件”
——评李扬《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李建立
 
编后
 
 
第十一辑(2008年9月)
资料与考释
代拟宪政奏折及其他……………………………………………………梁启超撰、夏晓虹整理
梁启超代拟宪政折稿考………………………………………………夏晓虹
 
论文
流动的教室,虚拟的学堂
──晚清蒙学报刊中的文化传译、知识结构与表述方式………梅家玲
梁启超与日语
<, DIV style="LINE-HEIGHT: 18pt; TEXT-INDENT: 21pt">──以《和文汉读法》为说…………………………………………沈国威
现代性与记忆
——“五四”对林纾文学翻译的追忆与遗忘………………………关诗珮
文化转型期的翻译语体选择
——以曾朴的翻译实践为例…………………………………………马晓冬
越界之恋与现代性的欲望想象
──论王韬《淞隐漫录》和《漫游随录》的漫游、言情和追忆…许维贤
 
文学史视野中的“大众传媒”(上)
文学史视野中的“报刊研究”
——近二十年北大中文系有关“大众传媒”的博士及硕士学位论文
…………………………………………………………………陈平原
三十年代的文学出版与文学地理……………………………………王德威
文学史、文学教育与传播………………………………………………陈国球
学术的组织与纪律………………………………………………………许子东
华语电影研究
——方法与角度……………………………………………………彭丽
文学与媒体的对话
——有关张爱玲影视改编的研究………………………………何杏枫
《明报》“世纪版”经验谈……………………………………………马家辉
 
文学史视野中的“大众传媒”(下)
心声与电影
——论瞿秋白早期著作中的生命哲学修辞………………………张历君
印刷的共同体
——重读施蛰存的《狮子座星》及《凶》……………………郭诗咏
先锋性的探索
──论《新文艺》的“转向”……………………………………邝可怡
论《幻洲》中的香港来书
——V城1927………………………………………………………徐 霞
学生的园地还是园地的学生
──香港《星岛日报·学生园地》初探…………………………樊善标
副刊的“守门人”
──从《华侨日报·文艺》作品看副刊主編的角色……………张咏梅
 
演讲与评论
想象与叙述
——由“明清之际”说起…………………………………………赵 园
解读“当代中国大学”………………………………………………陈平原
 
编后
 
 
              现代中国》第十二辑目录(20094月)
                             
论文
作为运动的新文化                                                     袁一丹
“文学革命”的另一面
——民初政治言论视野中的“文学”                                 卫纯
思想史视野中的“娜拉”问题
——以胡适、鲁迅与周作人为中心                                   张春田
胡适“中国文艺复兴”思想研究
——中英文著述的互动与展开                                       吴德祖
30年代左翼文学对五四的叙述                                           萨支山
现代散文与传统的再发明
——作为激进诠释学的《中国新文学的源流》                          张旭东
 
我思想,故我是蝴蝶……
——《中国新诗总系·30年代卷》导言(上)                            孙玉石
新诗理论中的“形象之争”:美学、政治、形而上学                         张松建
“言志”的苦心文心
——周作人“苦住”期间创作之分析                                  高恒文
“长不大”的三毛:从早期的都市顽童到49年前后的流浪儿             徐兰君
 
中国现代哲学建构的理路(上)                                            胡军
                                    
演讲与评论
重建“文学史”
——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演讲                                     陈平原
                                        
书评
文学、思想与政治的纠葛
——读木山英雄《北京苦住庵记——日中战争时代的周作人》    李雅娟
“去政治化的政治”与政治主体性的重建
——评《去政治化的政治:短20世纪的终结与90年代》      张慧瑜在对鲁迅的承担之中
——读《现代如何“拿来”——鲁迅的思想与文学论集》           刘子凌
在中国追索“现代”
——评《人·历史·家园:文化批评三调》                             李佳
“现代性”视野的拓展
——评《革命与形式——茅盾早期小说的现代性展开19271930
                                                                   李松睿
作为“左翼”的鲁迅及其可能性
——《无数人们与无穷远方:鲁迅与左翼》读后                       张广海
“国民作家”与“国家”视野
——评董炳月《“国民作家”的立场——中日现代文学关系研究》
                                                                                     李国华
作为话语的“晚清古文”
——评柳春蕊《晚清古文研究》                                           陆胤
幻象背后的真实
——评《传媒的幻象——当代生活与媒体文化分析》                 费冬梅
报刊研究介入理论热点探讨的可能性
——评董丽敏《想像现代性——革新时期的<小说月报>研究》
                                                                      李斌
“马赛克”型都市图景的重演
——评《戏剧、革命与都市漩涡——1930年代左翼剧运、剧人在上海》                                                                     燕子
记忆与呈现报刊的另一种方式
——评《北京的舆论环境与文人团体:1920-1928                   林峥
 
编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