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动态
期刊搜索
关键词
主办单位
叶继元:集成学术规范成果 夯实知识创新基础
时间 : 2011-11-18 12:09 来源 : 作者 :   点击 :

叶继元:集成学术规范成果 夯实知识创新基础

 

      近年来,关于学风建设和科研诚信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关学术规范的定义、作用、内容的观点渐趋一致,一些核心术语、概念渐渐清晰,有关规范、规则、要求日益被认同。但目前的研究仍处在引进、吸收、消化阶段,且对国外学术规范建设的机制、状况的研究还不大深入、系统;现有成果有待于进一步系统化和增强公信力,对抄袭、剽窃、引用及其格式等核心概念及其应用仍需进一步扩大共识;尚未对中国本土有关学术规范建设的实际情况加以系统概括和总结,反剽窃系统仅从技术角度监测学术不端绝非杜绝学术不端之根本途径,尤其缺乏特定学科指向的、更具有操作性的研究指南。
  
  针对国内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形成既有人文社会科学共性规范和方法论又有各个学科个性规范和方法论体系,并用通俗、简明的语言撰写各学科的科研指南,应是当务之急。教育部有关科研管理部门及时顺应学界这一要求,于2011年3月设定专项任务重大课题“学术规范和学科方法论研究”,明确要求精选和翻译研究主要国家相关资料,系统介绍国外学术规范建设的机制、状况。结合中国科研及其管理实际,总结符合国情的文科学术规范和方法论体系,编写面向青年研究人员及未有基础学术训练学者的包括哲学、经济学、文学等16个学科在内的《学术规范和学科方法论研究丛书》。
  
  目前学风问题存在他律和自律两大原因。他律方面的原因包括学术评价体系、学术批评制度的不完善、科研管理的简单化、片面化以及失范处理的软化等,这些外部环境确实在有意无意“逼”人不严谨。但为什么同处一个环境,有人失范,有人却有抵抗力呢?显然还有自律的原因。有人是明知故犯,但的确有更多的人,尤其是中青年学人确实不大清楚有关规范,或规范不明确。因此该课题的研究对于他律,特别是自律均具有重要作用。
  
  学术规范是指学术共同体根据学术发展规律参与制定的有关各方共同遵守的有利于学术积累和创新的各种准则和要求,是整个学术共同体在长期学术活动中的经验总结和概括。规范不是哪个人、哪个机构“制定”的,而是源于和发展于学术共同体。规范既不同于法律,也不同于道德,但又与它们有些许交叉。没有规范或规则是万万不行的,但一切依赖于规范也是不明智的,规范或规则再细,也不能杜绝失范等现象,必须要有“法”和“道德”的补充。学术规范的内容大体包括基本规范、研究程序规范、研究方法规范、学术成果呈现规范、引文规范、署名及著作方式标注规范、学术评价和批评规范等。这里既涉及研究形式的技术规范,又包括内容的技术规范,也包括科研的基本价值观或科学精神,涉及学术活动的全过程。
  
  课题中的“学科方法论”既指一组学科群,诸如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的方法论,也指某一学科,如历史学、经济学的方法论。方法不是方法论,方法论是有关方法的理论,这与学术规范中“研究方法的规范”,即有关方法的使用原则、原理、规则、要求等极为相似,因此“学术规范和学科方法论”与研究主题极为密切,或为同一主题的项目,它们都要对如何开展学术研究的底线要求(构成性规范)、对如何进行好的研究的准则(范导性规范)提供帮助。由于方法论对提高研究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将它从规范中抽出并与规范并列,加以强调,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如果说这里的“学术规范”主要是讲如何进行科研的基本底线、形式规范或技术性规范的话,那么“学科方法论”则是有关内容规范、如何提高科研质量的高要求。
  
  学术规范和学科方法论是伴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而形成的关于学术研究应该遵循的价值观、制度和技术方法。本研究包括理论和应用两大内容。理论研究的内容包括现代学术规范与学科方法论的起源与发展,大学、研究机构,特别是各学科的“学会”如何推动学术规范的建设;哪些能规范,哪些不能规范,厘清规范与创新的关系,规范与研究方法及方法论的关系;在国外得到普遍遵守的权威规范文本到底包含哪些内容,引文及其格式、注释等有哪些国际规范,是否适用于国内文科的研究和文本等一系列基本核心问题。其应用部分主要包括对各学科学术规范与学科方法论之间的比较研究,对抄袭、剽窃、引用、注释、引文、转引、参考文献等核心概念及其相关著录格式等技术规范的深入研究,力图为广大读者、作者、编者、索引编者、数据库制作者等都带来很大方便。
  
  如何充分吸收国外学界的先进的有关成果,如何发掘继承中国固有的学术规范传统,如何平衡文科通用规范和各学科独特规范,将是本课题关注的重点。国外有关学术规范和学科方法论的研究水平高于国内,尤其是各种规范文本。课题组拟精选、翻译至少7个国家4个语种的有关资料,完整准确地理解国外学术规范及方法论的精髓、经验、教训及机制。
  
  中国文科学术规范和学科方法论具有“特殊性与本土性”。政经法、文史哲等学科不同的研究对象、不同的研究目的、不同的研究视角、不同的术语系统和言说方式使不同的学科各具特点,从而使不同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有别于其他学科的规范和方法论。因此,要围绕各个学科的学科本质和学科基本问题,梳理各个具体学科的学术史,以便完整清晰地梳理学科发展的脉络,呈现学科发展过程中不同学派和流派的产生、发展变化及其影响;按照不同学科的学术研究过程,从学科共同的价值观到研究计划的设计、实施、评价等各个环节,对学科方法论进行阐述,重点阐述各学科独特的视角和研究方法及其方法使用规则和要求(方法论)。并结合学科自身研究领域的经典案例,介绍相关的学科研究方法、伦理问题、规则与政策要求等。当然,本课题也要特别关注学术规范的“中国性”和“独特性”问题。
  
  课题的创新之处在于:率先系统集成国内外有关学术规范和学科方法论研究成果,整体呈现阶段性知识积累,全面转化成果为系列教育培训资料;同时率先大胆尝试建立学者、出版者、编者、信息知识管理者合作研究和共赢模式。课题组拟与全国各级学会协会、著名学术机构密切合作,力邀学术造诣深且对学术规范和方法论有兴趣、有成果的著名学者,根据统一大纲分工合作编写各分册。
  
  人文社会科学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领域,规范与方法是创新的基础,夯实了这个基础才会涌现出更多更优秀的成果,才能迈向中国文化的自信与自觉之路。  
  
  作者:叶继元,南京大学教授(重大课题“学术规范和学科方法论研究”首席专家)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