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新闻
期刊搜索
关键词
主办单位
李卫红:开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新局面
时间 : 2010-06-12 21:19 来源 : 作者 :   点击 :

以“十一五”规划为契机
开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新局面

教育部副部长 李卫红

  “十五”期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为推进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一五”期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好战略规划,明确发展思路,突出工作重点,采取有力措施,立足创新,大力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努力为构建以当代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做贡献,努力开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新局面。

  一、强化质量观念,显著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绩巨大,但与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低水平重复研究现象比较严重,理论脱离实际比较普遍,应对重大社会问题的能力还不强,空洞、浮躁、因袭的现象急需扭转。这种情况已经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立足创新,实现哲学社会科学从重数量增长向重质量提升的转变,已经成为进一步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社会功能的迫切要求。

  科学研究,数量是基础,质量是生命。强调质量,并不是不要数量。不断增多的研究成果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繁荣发展的表现,是提高质量的必要积累,也是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没有数量的增长,就不会有质量的提升。但有数量不一定有质量,要坚持数量与质量的辩证统一,逐步改变重数量轻质量的科研管理理念、模式和评价方法,在保证一定数量增长的基础上,着力提高研究质量,把科研和科研管理的重点转变到提升质量上来。

  创新是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品质,也是推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不断深化的动力。大力提高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是提高研究质量的内在要求,也是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保证。

  提高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实际、了解实际、深入实际,坚决克服学术研究脱离社会、脱离群众、脱离生活的倾向;必须以问题为中心,努力研究和回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不断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做出理论概括,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必须立足本国文化土壤,继承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避免生搬硬套、食古不化、食洋不化。通过不断增强创新能力,提高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整体水平和社会效益。

  二、明确发展目标,全面增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

  1.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更大贡献。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工程,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创新工程。这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高等学校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十一五”期间,教育部将继续加大对这项工程的投入和领导。一要贯彻中央的工作部署,集中力量抓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工作,为贯彻新课程方案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精心组织、周密安排,高起点、高质量地做好新课程方案的实施工作。二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建设。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政治性强的特点,凝练学科方向,建立导向平台,强化马克思主义综合性和整体性研究,出一批精品。三要通过招标立项、委托研究等多种形式,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深入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态势,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四要认真编写全面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各学科教材,真正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中去。

  2.理论联系实际,以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为主攻方向,充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

  理论联系实际是认识世界、研究世界的正确方法,也是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根本方法。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总是同发现和解决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坚持正确的研究方向,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在理论创新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也必须看到,学术研究中还存在着理论与实际相脱节,对现实问题关注不够,对重大理论问题敏感性不强等问题;还存在着沉湎于概念、醉心于书斋文章的现象。这些问题必须下大力气扭转。

  关注社会实际,最重要的是关注重大社会现实问题,尤其是要高度关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认真研究和回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扩展理论视野,不断做出理论概括,力争取得一批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国际影响的标志性成果。

  3.基础研究、应用对策研究相互促进,使高校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中心、决策咨询中心、先进文化孵化中心。

  把基础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以应用对策研究促进基础研究,以基础研究带动应用对策研究,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任务。

  基础研究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理论创新的重要源泉和内在动力。基础研究的每一次重大突破,往往都会引发经济和社会的重大变革。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高速发展对基础研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都迫切需要通过基础研究从深层次上探求解决办法。与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相比,我们的基础研究还显得十分薄弱。在学术研究领域,普遍存在急躁情绪和急功近利倾向,亟待从根本上扭转。

  加强基础研究要坚持服务国家目标与鼓励自由探索相结合,遵循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规律,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家的探索精神,突出哲学社会科学的长远价值,稳定支持,超前部署,并根据学术发展的新动向进行动态调整。要重点扶持关系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全局的基础研究项目,扶持对学科创新发展起关键性作用的基础研究项目,扶持对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有重大作用的基础研究项目。要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文史哲基础学科进行全面布局,加强传统学科,扶持交叉学科,培育新兴学科。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文献、资料的整理和研究工作。要鼓励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十年磨一剑,通过长期、深厚的学术积累,产生学术精品和传世之作。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紧紧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目标,推出一批有理论性、前瞻性、指导性的成果,有效解决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与政策问题,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要积极主动承担应用部门的委托研究课题,或与实际部门工作人员开展合作研究,面向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开展咨询服务,提高解决重大实践问题的综合研究能力和参与重大决策的能力,使社会科学研究更好地为党和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4.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为“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提供科学理论、价值引导和精神激励。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职能,科研与教学是实现这一职能的主要途径。科研与教学结合是大学科学研究最显著的特点,也是大学区别于科研机构的特征。在高等院校,科研与教学的主体合二为一,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把教学与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教学科研一体化,推进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水平的大学教学必须是在知识创新基础上的教学,而知识创新必须依赖科研。要努力探索科研与教学的结合点,围绕教学搞科研,搞好科研促教学,形成科研与教学互动、教学与科研相长的良好局面。

  防止出现科研与教学两张皮的现象,鼓励广大教师围绕教学中提出的新课题开展理论研究。要建立一套切实可以操作的机制,把教学上的难点和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通过一定的机构和机制及时地反馈到科研管理部门,科研管理部门也要及时地采取一定措施来组织科研攻关,并将科研成果及时返回到教学中去。同时要注意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提倡教学改革,实行启发性、反思性教学,强调调查研究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

  着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社会责任、具有创新意识、具有开拓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要通过教育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严谨治学、实事求是、民主求实的学风,为大学生成才提供科学理论指导;要以崇尚科学为荣,普及科学研究知识,着力培养大学生的科研意识,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兴趣;在科研活动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加强学术道德修养,培育艰苦创业精神。要着力创造科学研究的环境,鼓励大学生尤其是研究生参加科研活动,在科研过程中培养诚信意识,使他们掌握和遵守严格的学术规范,提高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努力使自身成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优秀后备人才。

  三、突出工作重点,为提高研究质量提供有力抓手

  1.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夯实研究基础,提升综合实力。

  学科建设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支柱。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要认真总结以往的经验与教训,系统梳理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存在的问题,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大力提升学科建设的综合实力,逐步建立起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时代特点、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一是要按照巩固、调整、发展的原则,加强传统学科,扶持新兴学科,培育交叉学科。要重点建设一批能够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探索客观规律和理论发展的基础学科,一批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对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有重大影响的应用学科,一批与学科发展趋势相适应,具有前瞻性和影响力的新兴、交叉学科。根据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进一步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修订专业目录。逐步形成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共同发展的学科体系建设的新局面。二是要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在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学科发展趋势、学校学科优势的基础上,确定重点学科发展方向,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努力做到学科发展方向明、定位准、有特色,使一部分重点学科的研究水平接近或达到国际同类学科的先进水平。三是进一步汇聚学科队伍,加大对学科带头人和学科团队的扶持,努力建设一支政治思想素质和学术水平高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队伍。四是要进一步构筑学科基地。要在进一步加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的基础上,建设一批哲学社会科学社会调查基地、一批高质量的社情、舆情和社会生活专题数据库,形成一批学科基础相关、内在联系紧密、资源共享、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学科基地,全面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整体水平。

  2.以基地建设为依托,整合优质资源,构建学术高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第一阶段的建设目标已基本实现。新的形势对基地建设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巩固基地取得的成就,不断深化改革,形成正确的管理导向机制,构建更好的制度环境,确保基地的活力,继续发挥基地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第一,把基地建成“国家队”。所谓“国家队”,就是要有国家意识、国家水平和全国性的凝聚力与世界性的影响力。要以国家水平要求自己,以国家责任鞭策自己,以国家贡献勉励自己。再经过五年到十年的建设,使基地成为有国际对话能力的、有国际影响的研究机构。

  第二,要强化质量意识,强调标志性成果。衡量基地水平的主要不是成果的数量,而是成果的质量。基地建设要在巩固前一阶段发展成就的基础上,从重条件建设转向重内涵建设,从强调数量转向强调质量,通过建立更加合理的评估制度和以研究质量、学术贡献为主的评价体系,引导基地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要发挥基地的综合优势和团队优势,把能否取得综合性、集群性、代表性的成果,作为衡量基地水平的根本标准。

  第三,要制订战略规划,培育可持续发展能力。基地要以国家目标为导向,以解决国家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己任,以基地重大项目为纽带设计制订基地发展规划。基地项目要根据战略目标和重点研究方向精心设计,组织跨学科、跨学校、跨系统的课题组联合攻关,避免因人设事、因人设题。制订基地规划和确立研究课题,要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基地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基地要着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造就一支结构合理、团结协作的科研团队。要加强基地信息网络、基地数据库和特色资料室的建设,进一步改善研究条件,培育和巩固基地可持续发展的软硬件环境。

  第四,要继续加大对基地支持的力度,采取特殊政策,促进基地更快发展。学校领导要更加高度重视基地建设,要将基地当作学术特区,按照责权利一致的原则进行人财物的配备,整合本校乃至全国的优质资源,努力把基地打造为学术制高点;科研管理部门要精心组织,做好服务,努力构建学术型科研管理组织;要充分发挥基地主任的核心作用,创造条件使基地主任成为学术大师。

  3.以项目研究为纽带,注重成果质量,培育创新人才。

  科研项目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组织形式和重要载体,是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组织化水平的有力抓手,也是推进多学科交叉渗透、联合攻关、凝聚创新团队的重要纽带。“十一五”期间,我们将继续抓好项目研究和项目管理工作。

  第一,强化问题意识,精心选择课题,鼓励合作研究。要进一步完善项目选题的征集、遴选和确定机制,广泛听取意见,向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亟待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倾斜,向对学科发展具有前瞻性、长远战略性意义的重大基本理论问题倾斜,向重要史料整理和历史文化研究课题倾斜。

  第二,完善评审机制,规范评审程序,确保公平公正。建立公平竞争、择优资助、规范有序、纪律严明的评审机制是确保项目评审工作公平公正的重要保障,也是确保出高质量成果的重要保证。要不断改革完善项目评审机制,实行匿名评审制度、同行评审制度、评审回避制度、评审专家信誉保证制度、评审结果公示制度和信息反馈制度,避免非学术因素对项目评审的影响。

  第三,强化目标管理,规范过程管理,保证研究质量。项目管理是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的有机统一,项目管理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实现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法治化。要坚持项目管理的“科学、公正、高效”原则,不断加强项目研究的目标意识。要实行项目合同制管理和责任人负责制、重大事项报告制度、项目经费专款专用制度、奖惩制度等项目管理制度,确保研究成果的质量。要通过卓有成效的项目研究和项目管理,培育学术精品,锻造优秀人才。

  第四,注重对策研究,促进成果转化,强化社会服务。要强化成果转化意识,拓展成果转化渠道,最大限度发挥项目成果的社会效益,鼓励项目成果向课程、教材、教学转化,向决策咨询和文化产品转化。要建立教育部哲学社科项目成果库和学术精品库,对优秀作品以“学术精品”的形式统一出版和展示,向高等学校和社会开放。

  4.以教材建设为基础,开发精品教材,提高教学质量。

  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教材研究和开发也是科学研究,高水平的教材同样是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改变重专著、论文,轻教材研发的现象,不断提高教材编写质量,形成一批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精品教材。要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的原则,全面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教材建设。要继续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课程建设为主干,以教材建设为重点,统筹规划,全面推进教材体系建设。要有组织、有计划地重点建设一批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教材,逐步形成以重点教材为核心,以各种(类)自编教材为支撑,全面体现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新发展的新成果,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教材体系。

  四、深化科研体制改革,为提高研究质量提供制度保证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的要求,我们考虑重点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改进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制度:

  1.完善科研制度,创新管理模式,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要加强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领导,切实落实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四个同样重要”。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分工明确具体抓;党政领导班子要定期召开专门会议,研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大计;要根据高校发展的总体布局,制订本单位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并组织落实。

  要采取有力的组织措施,确保管理到位。已经成立专门哲学社会科学管理部门的单位,要做到满编、满员、满工作量,朝着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的方向努力,做到以管理引领正确的科研方向,以管理调动研究人员的积极性,以管理促进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产生。还没有独立建制的单位,要确保此项工作有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负责管理。

  要转变科研管理模式,形成以质量看成绩、以质量看能力、以质量看贡献的氛围,把研究的重心切实转移到提高质量上来,为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进一步繁荣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改进评价方法,强化质量标准,形成正确激励导向。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存在的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有多方面的原因,科研评价体系、评价办法严重滞后是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原因。目前的科研评价从总体上看,基本上是一个量化评价模式,无论是对学校、部门,还是对个人科研业绩的评价,基本上是对论文数、著作数、经费数、课题数、人员数、学科数等数量的要求,缺乏全面系统可操作性强的质量指标,缺乏数量与质量相统一的评价体系。当前改进评价方法的重点难点,是要建立鼓励高质量成果的评价体系。

  要特别强调研究的创新性,把是否发现新问题、挖掘新材料、采集新数据,是否提出新观点、采用新方法、构建新理论,作为衡量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高低的主要内容。要鼓励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手段,把创新程度作为衡量科研成果质量高低的核心要素。在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和岗位聘任过程中,强调精品力作的作用,让确有真才实学的人得到充分的认可,让真正有利于个人成材的激励机制落到实处。

  3.改进资助方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科研项目资助是引导、鼓励优秀成果的主要手段。我国目前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资助方式基本上是前期资助,通过制定科研规划和课题指南,通过项目申请和评审,确定是否资助及资助强度,实行定向资助、限时结项,它起到了调动广大科研工作者积极性、创造研究条件、引导研究方向的积极作用,我们还要继续加强。同时,我们要丰富资助形式,增加后期资助项目,以利于潜心研究,鼓励基础性、前瞻性和具有突出个性的研究,激励长期的独立探索。

 

五、采取切实有力措施,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迈上一个新台阶

  1.加强领导,营造有利于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和创新能力的良好环境。

  各高校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领导,为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质量和创新能力营造良好氛围。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切实提高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四个同样重要”的认识,为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和创新能力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其次,从人才培养、岗位设置、成果奖励、物质支持等方面,加大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支持的力度,为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和创新能力提供必要的制度环境;第三,要调整评价办法,改变资助方法,改进管理办法,为鼓励潜心研究、出精品力作提供必要的政策环境;第四,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鼓励开展积极的学术批评,形成有利于学术发展的学术环境。

  这里要强调的是,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教学有纪律,宣传有纪律。要努力消除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噪音、杂音,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要严格教育教学纪律,不在讲台上和教材、讲义中散布违背宪法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错误观点和言论,切实起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作用;要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报告会、讲座的管理,绝不给错误思想和言论提供传播渠道。

  2.加强队伍建设,为提高研究质量提供人才保证。

  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关键在于有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素质高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只有具备高素质的人才资源,才能创造出高质量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当前,首先要重点抓好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的研修工作。组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从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高度,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落实党管人才、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中央3号文件和16号文件精神的重大举措,必须全力办好。全面落实中央要求,抓好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的研修工作,基础在地方,重点也在地方。各高校要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工作,认真学习中央和地方对教学科研骨干研修工作的有关精神,配合中央和地方研修活动,认真选拔教学科研骨干参加研修;要充分发挥研修学员的积极作用,努力将学员的研修成果贯穿于教学科研工作中,落实到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进一步扩大研修的成果,发挥研修的辐射作用。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做好全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的培训工作,力争在几年之内,把学校教学科研骨干轮训一遍。

  其次,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高校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的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着学风不正、学术不端的现象。教育部和一些高校对个别严重的学术造假行为进行了曝光和严肃处理。各地各高校要加大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力度。要成立加强学风建设和维护学术道德、学术纪律的相应组织机构,制订加强学风建设的规章制度和实施办法,及时发现和严肃处理学术不端行为。

  3.加大经费投入,为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提供必要的物质保证。

  科学研究离不开必要的经费支撑。“十五”期间,教育部努力改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条件,加大了经费投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经费从“九五”期间的1.7亿元增长到4亿元。在第二期《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单独设立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十一五”期间教育部将继续加大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支持的力度,各地和各高校都要步调一致,确定明确的、更加合理的经费比例和增长比例,并使之制度化,保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可持续发展。

  4.加大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的力度,推进“繁荣计划”的新增项目,为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搭建更加坚实的平台。

  教育部从2003年开始实施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对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起到了十分明显的作用。为了切实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质量和创新能力,教育部将在继续实施“繁荣计划”的基础上,根据社会需要和学术发展趋势,实施“繁荣计划”的新增项目。主要是:对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进行后期资助;支持建设一批社会科学实验室;支持建设一批哲学社会科学的专题数据库;支持一批有重大价值的长期项目;支持跨学科研究;支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推广普及;支持“中华学术走出去”;加强学风和学术道德建设等

 

文章来源:教育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