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动态
期刊搜索
关键词
主办单位
理性看待SSCI、A&HCI热(下)
时间 : 2012-03-05 11:45 来源 : 作者 :   点击 :
                                理性看待SSCI、A&HCI热(下)

                                              李文珍

                             2012年02月27日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第272期 
 

 

  SSCI自己曾经讲过“收录的期刊是能够反映科学研究发展情况的各个学科具有代表性,有影响的,具有唯一性、独特性和国际读者的期刊”。这些期刊与好期刊有很大交叉,但不是完全相等的概念。

  SSCI、A&HCI能不能用来评价华文人文社科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报》:除了认为SSCI、A&HCI是论文好坏的标准,考评管理部门甚至期刊界少部分人还认为,被SSCI、A&HCI收录的期刊就是好期刊。被SSCI、A&HCI收录能不能作为好期刊的评价标准?

  姜晓辉:期刊被收录以及在某个期刊上发表文章,只能说明在国际上有什么影响,但不能用来评价国内期刊自身的水平高低。

  我们研究的主体在哪儿呢?根据三家权威评刊机构的共同认定,中国比较好的学术期刊有3000—4000种,非常好的有340多种。相比之下,SSCI、A&HCI收录的中国期刊非常少,期刊水平是就整体来说的,收录一两个不成气候,也代表不了整体水平。对国内研究主体的评价应该还是分析国内的中文期刊,这是最主要的。

  姜春林:SSCI期刊选刊的地域和语言倾向性,注定将会排除一些以关注某一国家、地区特定问题为主的期刊。过分强调在SSCI期刊发表文章并不是最优管理策略。

  被SSCI、A&HCI收录只能证明期刊的某些指标符合了这些数据库的期刊收录标准,并不能必然得出这些期刊就是优秀期刊、高学术质量期刊的结论。国内那些各学科同行评价高、期刊文献计量指标表现佳的期刊,是可以代表中国学术期刊最高水平的。

  叶继元:SSCI自己曾经讲过“收录的期刊是能够反映科学研究发展情况的各个学科具有代表性,有影响的,具有唯一性、独特性和国际读者的期刊”。这些期刊与好期刊有很大交叉,但不是完全相等的概念。

  为什么呢?SSCI收录的期刊是根据文献计量学原理筛选出的期刊,且要求自己申报,一些内容独特、可能质量未必好的个别期刊也有可能在收录期刊里面。同样,有一些好期刊不申报加入,也不在收录期刊里。因此,不能完全将SSCI、A&HCI作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评价标准,而只能作为期刊评价参考之一。

  徐光台:还可以从申请过程来看A&HCI的标准。以台湾《清华学报》为例,近年来在努力申请加入A&HCI。从我担任《清华学报》主编的立场来看,A&HCI的主办单位有其内部操作的流程,要求增加英文摘要等部分,这是值得改进与遵循的。但每年申请的杂志远超过每年被收入的,而选择的标准属于内部操作,未对外公布。

  我理解,A&HCI主办单位或许有其自身的多种标准,它需要挑选不同文化或人文领域一些有特色的期刊来弥补自身缺少的。譬如,华文宗教研究方面,它收入香港《道风:基督教文化评论》、台湾《汉语基督教学术论评》,而华人办的其他宗教类期刊可能在短期内就不容易名列优先收录顺序。

  从另一角度来看,有些华文期刊未必是非常好的学术期刊,但还是被A&HCI收录了,或许A&HCI主办单位认为,可以丰富A&HCI的数据库,可以弥补它在某语言或某领域所缺的。总结而言,没有进入A&HCI的期刊不见得不好。

  

      SSCI、A&HCI不等于国际化标准

  《中国社会科学报》:最近几年,在期刊国际化的问题上,有观点认为,要讲国际化,就要进入SSCI、A&HCI。SSCI、A&HCI俨然成为国际化的必备标准。应该如何看待期刊国际化和加入SSCI等国际检索数据库之间的关系?

  姜晓辉:这是近年来的新问题,理解国际化有一个出发点,是期刊本身适不适于国际化,比如,非常专的、适合国内生长的期刊,让国外了解就可以了,没必要全部翻译成外文。有些研究特别中国的、特别地域性的主题内容,怎么国际化?国际化了外国读者也看不懂。敦煌研究、红楼梦研究的国际化是在专业领域实现的。

  真正应该国际化的,是在国际上有广泛交流前景的期刊。这些期刊的国际化有很多路可以走,只讲进入SSCI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当然,SCI、SSCI在国际上已经是主流产品了,期刊被收录进去,客观上有较大的影响,进入是好事。有些期刊不适合,就不要勉强去做这个事了。以唯进入SSCI为标准的简单化要求,实际上是科研管理和评价的浮躁化表现。

  叶继元:期刊国际化主要是指国际学术界或同行要知道、阅读你的期刊,从而加强期刊学术影响力。期刊国际化的形式可以有多种,被国际知名检索工具(数据库)收录只是其中一种形式。有条件加入的可以加入,但不要以此为唯一途径。

  实际上,在SSCI、A&HCI之外,西方引文检索数据库渐趋多元化。以国际出版商荷兰爱思维尔(Elsevier)出版公司为例,鉴于美国的引文数据库以英文期刊为主,法文、德文等非英文期刊较少收录,爱思维尔推出了文理科综合性引文数据库Scopus,试图弥补SCI、SSCI以及A&HCI之不足,这是值得关注的现象。Scopus来源期刊的评选也需要期刊申报,与SSCI、A&HCI一样,Scopus也以检索信息为主要目的。

  姜春林:加入SSCI、A&HCI,对于推进期刊的国际化是有帮助的,但是以追求期刊加入SSCI、A&HCI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的唯一途径,又是不足取的。毕竟有些话题,别人不感兴趣,但是这些话题恰恰对于我们自己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来说又是相当重要的。社会科学如管理学、经济学、图情学、心理学等学科,国内外的学科范式比较趋于一致,通过接受国际同行的规范评议,多发表些SSCI论文,有利于我们展示对某些共同话题的独特见解。而对于人文学科如文学、哲学等学科,由于学术研究渗透着较强的意识形态,发表SSCI、A&HCI论文未必是最佳选择。

  结语:对于SSCI、A&HCI,几位学者从各个方面进行了解析,但在总体上,他们都认为,发端于英美文化、以收录英语期刊为主的SSCI、A&HCI,并不适合作为评价非英语国家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质量及人文社科期刊质量的标准。

  就华文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来说,无论是将SSCI、A&HCI作为评价论文好坏的标准,还是作为评价期刊好坏的标准,都难免失之偏颇,若以此为指引华文人文社科期刊国际化的唯一标准,怕是主动给自己缚上了一道枷锁。在科研管理和评价浮躁化的背景之下,更应该理性、合理地看待及利用国际引文数据库及其评价功能。

  一国的人文社会科学表征着该国的思想、文化特质,受该国历史和现实的影响。因此,在世界学术研究的舞台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始终是异彩纷呈的。为促进华文学术期刊的良性发展,应该打造国际性的华文期刊质量评价体系。

文章来源:http://www.csstoday.net/Item/11385.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