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动态
期刊搜索
关键词
主办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中国学术综述
时间 : 2010-12-29 14:09 来源 : 作者 :   点击 :
2010学术这一年

 

  2010年转瞬即逝,新的一年即将到来。这一年,各个学科、各个领域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创新与发展,当然也不乏失误。可以说2010年中国的学术研究既硕果累累,也有教训。但是,继续前行,是我们共同的希望。值此年末岁初之时,中国社会科学报邀请了不同专家为您一一回顾2010年各学科研究的焦点与热点,并展望2011年研究动态。

 

南京大学张亮马克思主义研究热点的凸显与新方向的崭露  

      本年度的研究状况表现不俗,出现了不少让人眼前一亮和充满期待的看点: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正在成为一个受关注程度越来越高的热点,是本年度最大的一个看点;党的十七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获得了爆发式的发展,这是本年度的第二个看点;基于精良文献的经典作家思想研究的再度启程,是本年度的第三个看点。

北京大学仰海峰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新境

  学界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上已经取得了一个共识:即历史唯物主义体现了马克思哲学的根本内容。在此基础上,当前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有了进一步的深入。第一,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关系得到了进一步阐释。第二,历史唯物主义概念系统的重新审视。第三,历史唯物主义与思想史关系的再思考。

南开大学王新生领域哲学:开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新视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阈下的经济哲学、政治哲学、文化哲学等诸多领域哲学的繁荣,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领域哲学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带来的活力并非来自于哲学研究的领域分化所导致的研究的细化或专门化,而是来自于理论视角的特殊性。正是这些特殊的理论视角,激活了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未能关注到的理论问题,开启了传统视阈下未能开启的实践视阈。

武汉大学何萍: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新进展  

      2010年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中最注目的,也是最值得总结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方法论的讨论。在此之前,我国学术界从未展开专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方法论讨论。今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方法论的讨论主要围绕着五个问题展开。

上海财经大学冒佩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新观点

  2010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界对于人们关注的经济学的理论建设、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基本经济制度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刘淑春:经济危机走势与社会主义发展趋势

  2010年的《中国社会科学报》“争鸣”版,讨论过“国学”,也争论过转基因,探究了汝窑遗址引出的悬疑,亦评定了难以翻案的袁世凯,通过争鸣明确了《我与黄先生的谈话中关于中国的若干评述》的作者确是孟德斯鸠,却仍然难以辨明曹操墓的真伪,梳理一年来争鸣版陆续发表的文章,大致可以归结出五大关键词

复旦大学汪行福: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动态:马克思依然不可取代

  当前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热点不妨以法国马克思大会的“危机、反抗和乌托邦”三大主题来概括。

北京大学赵敦华继往开来的十年总结:2010哲学热点概览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领域中有代表性的热点议题主要有: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阐释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热点;中国哲学中,主体性获得认同;西方哲学中,开拓了比较哲学的视野。

吉林大学孙正聿展望2011哲学研究的主要趋向

      在即将到来的2011年,时代性的现实问题将成为哲学界关切的焦点。如何以“哲学方式”去“把握世界”,特别是如何在“形而上学”与“后形而上学”的张力中去“把握世界”,仍将是哲学界深入探索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在这种探索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西方哲学的“对话”,以及在这种“对话”中所达成的哲学思维的理论自觉、哲学研究的当代课题、哲学创作的范式转换将有切实的推进。

中国社会科学院于沛:2010中国史学新发展:欲知大道 必先为史

  2010年有不少重要的史学著作面世:多卷本《世界历史》,是我国第一部专题研究与编年相结合的世界通史类著作;9卷本《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中国与世界研究》,是国内外第一部全面系统论证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地位与作用的著作; 10卷本《世界现代化历程》,既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世界史学者对“世界现代化”研究的系统总结,也是在此基础上对中外学术界有关 “世界现代化”研究中的前沿问题和重大理论问题的深入阐释;12卷本《欧洲文艺复兴史》,是我国首次系统阐析欧洲文艺复兴思想精华的一次尝试。

中国社会科学院王建朗:2015:中国史学界的期待

      2015年8月将在中国济南举办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中国史学会的成功申办,书写了中外史学交流的新篇章。这不仅是中国第一次承办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也是亚洲国家第一次承办这一盛会。它对于逐渐修正历史研究中悠久而顽固的西方中心传统,充分展现中国及东方文化,让西方学者更多地了解中国及东方历史,无疑将提供一个极好的机会。

谢晓明:回眸2010汉语研究

      从本年度的汉语语言学研究成果看,学者们已经开始普遍意识到“事实的发掘对于研究的深化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而“在应用外来理论研究汉语问题的过程中,更有必要强调这一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张晓晶:2010经济政策回顾与展望:突破多重两难 成绩实属不易

  总体上,2010年经济增长强劲;通胀虽超预期,但仍在可控范围内。未来政策,防通胀居首位。

中国人民大学杨立新 刘召成:2010民法典体系基本建立  

今年是我国形成中国特色法律体系的重要一年,具体到民法上,就是民法典体系的基本建立。其重要标志就是《侵权责任法》的颁布。该法的高票通过成为中国民法典建设事业的一大盛事,也注定了其作为今年民法理论研究重心的地位。与此同时,人格权法作为《侵权责任法》通过后的下一个立法目标,也逐渐引起学界的重视。

中国社会科学院李2010法学研究繁荣发展

      2010年法学界讨论的普遍问题包括:法律体系、中国法治道路选择、法律论证理论、案例指导制度,宪法诉讼和宪法审查技术,新阶段中国行政法的发展、行政诉讼改革、行政裁量基准问题,侵权法的实施、农民土地权益保护、婚姻法司法解释三、著作权法和商标法的修改,反垄断法的实施、金融监管、社会保险法的制定,中国古代的吏治传统、中国古代典籍中的法律词语,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制定,两岸四地司法协助,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国际法治等等。

中南大学陈云良:2010中国法治盘点

     2010年,是中国立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2010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党的十六大报告重申了这一目标。十多年来,通过重大事项的法律制定和已有法律的系统清理等不懈努力,该目标已经基本实现。

中国人民大学郑杭生 奂平清:2010社会学发展回顾与反思

     2010年举办的学术活动和发表的论著中,提出了一系列颇具影响的观点:理论自觉是中国社会学走向世界学术格局中心的必由之路;社会结构滞后经济结构15年,社会建设重在调整社会结构;以民族问题“文化化”取代“政治化”,努力消除民族之间的各种二元结构区隔;理性化与感性化相结合,促进意识形态安全与和谐社会建设;以战略思维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体系;超越直觉经验是农村社会学理论创新之路。

中国艺术研究院刘祯 毛忠:2010戏曲艺术回顾和展望:从传统到当代

  2010年对于戏曲艺术来说,无论是在舞台演出实践方面,还是从学术理论研究的层面,可谓收获颇丰。对学术理论研究而言,戏曲艺术在2010年的发展则呈现出戏曲理论研究回归本体与关注舞台现状、努力构建中国戏曲表演理论体系、京昆与地方戏的发展和研究进一步深入等方面的趋势与特点。

武汉大学刘杉:2010西方当代中国研究的热点回顾

  2010年西方当代中国研究的很多方面是围绕着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中国发展模式和中国道路,及其对中国和世界各个方面的影响这一主题而展开的,呈现出重点突出、研究内容覆盖面较广的特性。

清华大学漆海霞:2010中国国际关系研究回顾

  回顾今年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文章,中国国际关系研究存在以下特点:中国发展面临的困难成为关注焦点,中国外交研究进入模式探讨,理论探讨进入联系事实的阶段,研究方法多元化,问题性研究和定量研究较少。

纳兰:2011:展望国际关系学的新十年

      2010年《中国社会科学报》曾发文指出,“在持续了长达十年之久的引进西方理论的高潮走向终结之后,中国国际关系学界在最近几年进入了一个出乎意料的沉闷期。”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第151期(http://sspress.cass.cn/news/16357.htm